金版教程地理习题集限时统一行业规范特训doc
更新时间:2023-05-26
ob体育一、单项选择题 读中国、马来西亚、阿根廷、美国四个国家农业百分比示意图,完成1~2题。 1.①②③④四国分别是() A.中国、阿根廷、马来西亚、美国 B.马来西亚、美国、中国、阿根廷 C.阿根廷、马来西亚、美国、中国 D.美国、中国、阿根廷、马来西亚 解析:中国农业人口比重很大,所以④为中国;美国经济最发达,农业人口和农业产值比重最小,所以③为美国;阿根廷畜牧业产值比重较大,所以①为阿根廷;则②为马来西亚。 答案:C 2.下列属于④国发展农业关键优势条件是() A.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宽广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常年高温少雨气候 D.便利交通运输条件 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④为中国,农业集中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农业生产优势条件包含雨热同期季风气候和丰富劳动力资源。 答案:B 海雾是海面低层大气中一个水蒸气凝结天气现象。读澳大利亚简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周围海域常出现海雾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②海域有西澳大利亚寒流经过,海面上暖空气遇冷凝结轻易形成海雾。 答案:B 4.依据所学知识判定,①所在岛屿农业地域类型关键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乳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解析:图中①所在岛屿是塔斯马尼亚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发展乳畜业。 答案:C 读图,回复5~6题。 5.图示区域关键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业 B.水稻种植业 C.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解析:由区域定位可知,该区域在中国南方地域,水热条件好,其关键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 答案:B 6.下列相关A区域所表示农业地域类型说法,不正确是() A.形成关键区位原因是市场宽广 B.形成关键区位原因是劳动力资源丰富 C.适宜发展花卉、蔬菜种植,乳畜业等 D.投入资金和技术较多 解析:从图中可知A区域靠近城市,该区域多发展面向市场花卉、蔬菜种植,乳畜业等,其投入资金和技术较多,该农业地域类型形成和劳动力资源是否丰富关系不大。 答案:B 龙眼是经典亚热带水果,气温高低直接决定其生长发育程度,所以能够用温度适宜度表示龙眼生长发育风险情况。龙眼温度适宜度随气温升高而上升,抵达某一适宜值后,适宜度随气温升高快速下降。读中国南方一些地域龙眼温度风险分区及各月龙眼温度适宜度改变图,完成7~8题。 7.下列属于龙眼高风险区是() A.两广丘陵 B.辽东半岛 C.山东半岛 D.雷州半岛 解析:从图上能够看出,处于高风险区有雷州半岛和海南岛。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地处温带,不宜种植龙眼。两广丘陵关键为中风险区。 答案:D 8.影响华南地域龙眼生产关键问题是() A.冬春季节冷害 B.夏季连续高温 C.秋季天气晴朗 D.冬春季节热害 解析:华南地域冬春季节气温相对较高,而且变动较大,极易对龙眼生产产生负面影响。 答案:D [20XX·浙江冲刺卷]下表为世界四个地域气候资料,完成9~10题。 地域 气候资料 1月均温(℃) 7月均温(℃) 12~2月降水量(mm) 6~8月降水量(mm) 年降水量(mm) ① 26 26.5 643 612 2480 ② -10.7 24.8 45 321 580 ③ 8 25 345 32 870 ④ 6.4 27.5 105 425 1015 9.四个地域适宜发展农业地域类型,组合正确是() A.①——大牧场放牧业 B.②——地中海农业 C.③——商品谷物农业 D.④——水稻种植业 解析:由表格中材料推断,四个地方全部是1月气温低,7月气温高,应在北半球。①应处于热带,②在纬度高寒温带,③在亚热带,④也在亚热带。四个地域适宜发展农业地域类型应该为①——热带种植园农业;②——商品谷物农业;③——地中海农业;④——水稻种植业。 答案:D 10.荒漠化现象最严重地域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狭义上讲,荒漠化就是沙漠化。其形成自然原因为降水少,蒸发旺盛,大风日数多等。仔细辨析表中四个地域气候资料,②地域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域,年降水量最少,最有可能存在荒漠化问题。 答案:B 11.[20XX·广东文综,2]快乐果耐旱怕涝。在西亚伊朗,品质最好快乐果产自环境恶劣高原沙漠地域。这种现象表明() A.优质农产品通常生长在环境恶劣高原沙漠地域 B.在环境恶劣地域选择适宜品种也能生产出优质农产品 C.农业生产多个经营是应对恶劣农业生产条件有效手段 D.农业生产专业化能够改变恶劣农业生产自然条件 解析:依据题中信息可知,在伊朗环境恶劣高原沙漠地域,耐旱怕涝快乐果生长很好,这表明只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品种,即便是自然环境恶劣地域也能生产出优质农产品,故B项正确。 答案:B 二、综合题 12.读中国部分农产品优势产区布局示意图,回复下列问题。 (1)试分析东北粮食优势产区粮食品质优良关键原因。 (2)试比较东北牛奶优势产区和京津沪牛奶优势产区形成条件。 (3)和长江流域粮食优势产区相比,东北粮食优势产区粮食单产较低,而商品率较高,请说明理由。 解析:第(1)问,东北粮食优势产区粮食品质优良关键原因能够从气候、农作物生长久、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东北牛奶优势产区形成依靠宽广草原,京津沪牛奶优势产区形成依靠宽广消费市场。第(3)问,东北粮食优势产区粮食单产较低和耕地面积广、粗放耕作、农田基础建设差和自然灾难频繁相关,商品率较高和其农业机械化和地域专业化生产水平高、粮食总产量大、人均粮食占有量大相关。 答案:(1)东北地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久长;气候严寒,农作物病虫害少;土壤肥沃,几乎无需施用化肥。 (2)东北地域草原宽广,饲料是影响奶牛养殖关键条件;京津沪地域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乳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市场是影响奶牛养殖关键条件。 (3)单产低:东北地域农业土地资源丰富,历史上农业总产值提升关键依靠扩大耕地面积,耕作较为粗放,农田基础建设差,投入低,加上春旱、秋涝、低温冷害等自然灾难频繁。 商品率高:东北大型国营农场集中,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地域专业化生产水平高,粮食总产量大,人均粮食占有量大。 13.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回复下列问题。 (1)试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地自然带及其成因。 (2)试分析丙地气候成因及农业地域类型。 (3)比较分析乙、丁两地河流水文特征。 解析:本题考查了自然带判读及成因分析、农业地域类型、河流水文特征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利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第(1)问,从图中能够判定出甲地在潘帕斯草原上,在大陆东岸,地势平坦,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形成温带草原带;乙地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侧,居于大陆内部,距海较远,地形封闭,气候干旱,形成荒漠带;丙地在安第斯山脉西侧,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形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第(2)问,丙地分布在南纬30°~40°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气候温暖湿润,形成地中海气候,农业地域类型为地中海式农业。第(3)问,乙地在大陆内部,为内流区,河流多具季节性,水量较小,夏季冰雪融化时,水量稍丰。 答案:(1)甲地为温带草原带、乙地为荒漠带、丙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成因:甲地在大陆东岸,地势平坦,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形成温带草原带;乙地在大陆内部,距海较远,地形封闭,气候干旱,形成荒漠带;丙地在安第斯山脉西侧,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形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气候成因:丙地分布在南纬30°~40°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地域类型:地中海式农业。 (3)乙地在内流区,河流多具季节性;水量较小,夏季水量稍丰。丁地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河流整年无断流,夏季降水多,水量丰富。 三、探究性学习 14.[20XX·南昌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江西赣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8℃,年平均降水量1605 mm;盛产脐橙,种植面积17.3万公顷。有“世界橙乡”美誉;“赣南脐橙”20XX年破纪录地实现了140万吨产量,居世界第三;然而普遍出现“丰产不丰收” 材料二赣南交通和地形图。 (1)依据材料,从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列举赣南地域大面积发展脐橙种植有利和不利条件。 (2)依据材料二,分析信丰脐橙种植生产区位条件优于安远、寻乌二县原因。 (3)据材料一针对“赣南脐橙”丰产不丰收现象。请你帮助赣州提出处理这一现象合理方法。 解析:(1)影响农业气候条件通常包含光照、热量和水分,同时旱涝和低温冷害也属于气候条件;山地、丘陵地形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不过很好发展林果业条件;南方红壤贫瘠,是农业发展不利条件。(2)材料二显示信丰和安远、寻乌海拔有差异、交通条件有差异,同时距区域中心城市距离也有差异。(3)“丰产不丰收”,说明价格不高、附加值不大,或难以在市场推销,则能够相对应地采取提升品质、进行深加工、加强市场推广等方法。 答案:(1)有利:赣南大部分地域海拔为200~1000 m,不宜耕作业发展,适合发展脐橙种植,赣南地域纬度较低,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充足,有利于脐橙生长。不利: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易形成干旱;红壤广布,肥力较低;地势南高北低(或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有利于冬季风停滞,不利于脐橙越冬。 (2)交通条件:信丰有京九铁路、高速公路线经过,交通便利,有利于扩大脐橙销售市场和范围。地形条件:信丰多低山丘陵(200~1000 m),有利于脐橙种植,而寻乌、安远海拔1000 m,地势起伏大,不利于脐橙种植。市场条件:距离赣州市区,信丰最近,市场条件最好。 (3)加强宣传,主动开拓脐橙市场;培育优良品种;加强山区交通建设;主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GB T 32610-2016_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_高清版_可检索.pdf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